全国服务热线

010-63707338
首页 > 行业动态 > 详细内容

【年度重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十大信号!

       2021年12月8日-10日,年度重磅会议,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并于12月10日发布通稿。

       中央经济会议始于1994年,每年年终召开一次、一般持续三天,相较于政治局会议(以经济为主题)一个季度召开一次,对宏观经济政策不会涉及过多,整体篇幅一般在1000字左右,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篇幅则通常在5000字左右,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墨也会更多。

因此,中央经济会议相当于年终总结与年度工作计划,被视为第二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指导思想,会议所释放出的信号值得关注。本文解读如下:
信号1:迎接二十大,明年“稳字当头”
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二十大将于2022年下半年召开,这是2022年最为重要的大事,稳的成分可以说是非常重。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特别强调要“明年工作要稳字当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其中,“稳字当头……保持宏观经济大盘”是比较罕见的提法,同时考虑到本次会议亦提及“六稳”“六保”,表明明年政策层面偏松的基调比较稳了。
信号2: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以及预期转弱”
会议在国内形势研判方面则比较悲观,即指出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以及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也和之前高层多次提及的“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相呼应。
这里的供给冲击主要指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冲击、卡脖子技术无法自主、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给国内生产成本带来压力以及国内近期面临的能耗双控与拉闸限电等等,需求收缩则主要指消费与投资不足(与扩大内需战略相对应)、信用萎缩(如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不足以及地方信用环境被破坏)等,预期转弱则主要指目前市场对未来半年的国内经济产生了悲观预期等。
信号3:2021年宏观政策呈宽松方向
整体基调确立: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联动
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且未提及“保持M2、社融与经济增速相匹配”
财政政策: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适当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根据上述三项会议政策研判,为配合政府加杠杆、新一轮基建投资计划,强化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联动的效力,2022年一季度之前可能还会再降准一次、降息举措也会推出,同时赤字率(2020年与2021年分别为3.60%与3.20%)和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2020年与2021年分别为3.75万亿与3.65万亿)两大目标均会相应提升。
信号4:大篇幅讨论“风险”的问题
(一)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二)首次没有提及“去杠杆”或“稳杠杆”,2022年将加杠杆
(三)防范金融风险仍在路上,要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风险有大篇幅表述,其中隐性债务新增在政策层面并没有放松的迹象,2022年的目标应该是加杠杆,这里的加杠杆可能不仅局限于政府部门,可能还包括居民部门与企业部门等表述,表明2022年金融风险防范仍是政策重点。
信号5:继续房住不炒,但要加强预期引导、因城施策和良性循环
2020年与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均比较多,且均强调“房住不炒”的定位,但是从表述上看,能感觉到政策层面开始偏向温和,如提出要“加强预期引导……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等等。
这里的“良性循环”一词很值得品味——即重在强调房地产与金融体系之间的良性循环以及地产项目本身的盘活等。
信号6: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应该说这是比较严厉的表述,即要明确资本哪些可以做、能做到多少程度以及哪些不能做,要划定红线、明确底线。对影响共同富裕理念与导向的暴利行业均将受到政策层面的挤压,回归传统、回归常态。
信号7: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这意味着后续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将会吸取过去一刀切的教训,有序推进。
信号8:就业的地位被提高
会议提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同时基本上用一整段篇幅对就业问题进行讨论,这表明就业的地位实际上被提的很高,其中“六稳”“六保”的关键就在于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为此,会议提出要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继续强调量增扩面价降)等。
信号9:各地区可以在改革开放上更有作为
会议明确提出要吸引外资力度,并特别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主动改革”,我们理解为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积极性,2022年地方可以在改革开放上更有作为,特别是国家重大经济区域。
信号10:其它关注点
(一)2022年要全面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
(二)继续强调“扩大内需战略”
(三)关注“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等表述
(四)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
(五)领导干部要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慎重决策、慎重用权